图片
编辑闭眼是内观的触发行为 00:53闭上眼睛是一个行为链条,用来链接觉察意识。这是基于大脑神经元本能化原理的一种模式。每次训练打坐都必须闭眼,用这个行为激活觉察意识。闭眼即切换为旁观者视角 01:44闭上眼睛时,立即切换为旁观者,开始观察自己。例如:局中人正在沉浸于吵架的情绪中,认为自己是对的,对方是错的。越想越生气,不断反驳和说服,情绪持续上升。觉察情绪背后的原因 03:21一旦闭眼开始觉察,立即从局中人切换为旁观者。反观自己的情绪:为什么我情绪这么大?探索背后的念头:原来我认为对方错了,我的是对的。情绪源自于对错的自尊。旁观者视角消解情绪 04:22旁观者的意识在观察局中人的情绪及其对应的念头。一旦看懂“局中人”与“旁观者”这两个模式,情绪立即消解。即使不理解原理,只要闭眼意识到要觉察,情绪也无法继续发动。情绪出来后的行为选择 05:22一旦从情绪中跳出来,可以去做任何事情:散步、打坐、做其他活动。情绪会自然消解。这就是闭眼内观的强大之处。情绪即主意识的体现 06:07任何时候闭眼开始琢磨情绪,主意识就出来了。主意识切换为旁观者视角。如果继续沉浸在情绪中,则是在强化情绪。一旦反观它,就跳出来了,就是在弱化情绪噪音。修行的基本能力构建 06:49共修营中打坐要构建的第一个基本能力是:随时随地闭上眼睛。告诉自己:我要随时随地闭眼,开始觉察。通过多次打坐不断强化这个意识。打坐时必须闭眼,并告诉大脑:只要闭上眼睛,我就开始觉察。修行的正向激励 07:59每天解开一个念头,每天切换一次视角,消解一个情绪,就是修行。通过这种正向的激励,获得价值感和快感,从而强化这一行为模式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什么是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